舒淇哽咽表白冯德伦:谢谢你娶一个不常在家的女人

舒淇凭借《女孩》,舒淇拿下了第30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,哽咽这是表白她第一次当导演兼编剧。
领奖时刻,冯德舒淇激动得哽咽,伦谢感谢了团队小伙伴、谢娶投资人、舒淇前辈、哽咽家人,表白尤其感谢冯德伦,冯德“感谢一直非常支持和包容我的伦谢先生,谢谢他娶了一个不常在家的谢娶女人”。
冯德伦隔空凡尔赛:又赢?舒淇家里没位放啊导演!果然糖还是哽咽老的甜。
舒淇说到这部电影,表白“希望受过伤的女孩们能勇敢走出自己美好的未来”。
从剧透就能看出,《女孩》是一部半自传电影,高度贴合舒淇自己的经历,有家庭暴力、母女羁绊、女性成长多条支线。背景是1980年代,迷惘中长大的林小丽遇见自在生活的李莉莉,第一次看见世界的色彩。
女主的名字林小丽,取自舒淇的本名林立慧。还没上映,关注度已经拉满。
媒体热衷渲染她从艳星到导演的逆袭,但当对女性的关注点聚焦在多穿或少穿了哪一件衣服的时候,世界已经变得太狭窄了。
我更想追溯,从被全家否定到被全球认可,她是怎么走出创伤,疗愈自己的。
这与几乎每个人有关——你在少年时,是否曾被打压、否定、嘲讽?是否曾被困在潮湿的雨季,怎么也没有力量走出来?
舒淇的人生开局就是烂牌,“我没有童年”。
妈妈18岁就生了她,过两年生下弟弟。自己根本还是孩子,完全不懂养育子女,骂女儿最多的一句就是“怎么会有人长得像你这么丑?”情绪失控就对她打骂。
爸爸暴戾,喜怒无常。舒淇小时候每次一听到他摩托车回家的声音就特别害怕,能跑多远就跑多远,三更半夜也要躲起来。
一家四口挤在一室一厅,厕所是公用,洗澡只能在厨房。
她特别敏感叛逆,学会了抽烟、喝酒、打架,五年离家出走二十多次,跟一帮朋友狂飙机车,后背、腿脚留下许多疤痕。
有一次出了车祸躺在医院,妈妈一进门就对她劈头盖脸大骂。
可是妈妈走出病房后,在走廊上哭得声嘶力竭。她和很多人一样,终生都学不会表达爱。
舒淇说年轻的自己就像一条船,一直在漂泊,看到有港口可以靠了就停一会,再漂到另一个港口。
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,舒淇16岁就在懵懂状态下去做模特,20岁独自去香港,拍《玉蒲团》成名,却也留下长久难以甩掉的负面标签。
初到香港,她住闷热狭窄的地下室,白天拍戏,晚上对着广播电视逼自己三个月学会粤语,三年里几乎没休过假。港片黄金时代虽然远去,她依然搏出了一片立足之地,直至获得第16届金像奖最佳女配角,转型实力派。
1998年演《玻璃之城》,很多人觉得她配不上黎明,各种谩骂讥讽,她顶着巨大压力拍完,没想到上映之后大获成功。
2005年刚拍完《最好的时光》,舒淇患上抑郁症,每天喝酒、吃安眠药,依然无法入睡。蔡康永在节目上问:“做演员开心吗?”她瞬间失控,哭到停不下来,节目只能暂停录制。
她一度非常害怕看见侯孝贤,但也是他,成了她的贵人。
在《刺客聂隐娘》剧组的时候,侯孝贤问:“你要不要当导演?”这是第二次这样问。她难以置信,“你真的觉得我可以吗?”侯孝贤答,是的。
贵人的出场,并不是身罩圣光,脚踏祥云,他们往往以最寻常的方式,不经意间出现。
幸好,她接住了。
逐渐走出早年阴影之后,舒淇因为稀缺的“松弛感”“活人感”备受女生们追捧。
但起初,她却是装的。
“其实从来都没有自信过,都是装出来的。比如走红毯的时候,(会害怕)衣服到底好不好看、美不美,拍戏的时候,适不适合这角色,演得好不好……所有的自信都是因为很多不自信的累积,你必须要把这个东西克服,必须得走出那一步。”
对待别的事,其实也是这样——允许害怕,允许恨意,允许逃避,允许自己一度零落枯萎。然后用腐烂的过往,滋养心智的重生。
对父母,并不逼迫自己一定要原谅,要和解。她只是尽力逃离他们,逃得远远的。然后在漫长的求生中,自然而然理解了可悲之人的可怜之处,生出慈悲之心,消解了过往,而不是强行与谁和解。
因为不强迫,她才能够在获奖的时候,坦然感谢了父母。
对恋爱,无论黎明、张震还是王力宏,她都曾被挑剔、被刁难、经历波折无疾而终,最终与相识超过二十年的好友冯德伦结婚,不硬凹大女主独美的流行人设,也不苦苦纠结“到底是友情还是爱情”,参透了生活的本质就会明白,长久陪伴的第一性原则是彼此舒适,而不是追究一个名词解释。
也因为明确地知道,一个原生电池不足的人,很难成为一个有能量的父母,所以她选择了不强求、不伤害。她养猫咪狗狗,收集各种可爱玩偶,满足依恋需求,也很好不是吗。
所以,她一切的经历明明很苦,却并没有被迫害感,她把自己重养了一遍,直至如今49岁,在入行的第30年,拥有了花白的头发,和山水万重之后带伤的坦然。就像王菲的歌,“赠我一场病/又慢慢痊愈摇风铃/赠我一场空/又渐渐填满真感情。”
从受害者,到主导者,对于舒淇来说,这是比获大奖更为珍贵的事。
心理学有句很著名的话:自我并不是一个固定实体,而是一种持续被构建的体验。接近禅宗说的“无住为本”。
所谓翻盘,大约就是——正视痛苦,逃离伤害,接纳自我,疗愈重构,活在当下,保持正念。
你说呢?
相关文章
- 丰泽二实小东海校区预计9月开建海峡网4月8日讯 泉州晚报记者 吴丽娇 通讯员杜天祥)记者日前获悉,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东海校区项目计划于今年9月开建,建成后将设置48个教学班(每班45人),可容纳学生22025-10-12
-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,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,持续改善环境质量,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,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。在泉港区,近年来,石化产业高歌猛进,事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节能减排 、绿色发展工作成效同样2025-10-12
- 本报讯记者陈淑华 通讯员李敏 陈锦辉)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第三个全国“宪法宣传周”。为讲好中国宪法故事,使宪法精神深入人心,泉州各地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能,开展宪法&ldqu2025-10-12
- 9月27日长征火箭一日两连发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送上太空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08星将实现这项国际首次9月27日3时28分,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,成功将风云三号2025-10-12
- “专业”警力 打击“职业”诈骗海峡网7月13日讯 泉州网记者张晓明 黄祖祥 通讯员何金海 曾桂蓉)“不管是穿着什么‘外衣&rsq2025-10-12
- 本报讯 记者吴志明 通讯员李翔)记者昨日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,今年国庆中秋假期,南铁根据往年客流规律,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以及车票预售情况,科学调配运力,计划增开旅客列车239对。据介绍2025-10-12
最新评论